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作为中国的重要边疆地区,西藏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而备受关注。2017年西藏年鉴是一份全面记录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献,为研究西藏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西藏自治区概况
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其首府拉萨市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藏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闻名于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根据2017年西藏年鉴,西藏的常住人口约为337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
西藏的经济以农牧业为主,近年来旅游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2017年,西藏的GDP达到1310.6亿元,同比增长10%。尽管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但西藏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经济数据概览
根据2017年西藏年鉴,西藏的经济结构正在逐步优化。第一产业(农牧业)占GDP的比重为12.3%,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占36.5%,第三产业(服务业)占51.2%。旅游业作为西藏的支柱产业之一,2017年接待游客数量达到256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79亿元,同比增长14.7%。
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稳步推进。2017年,西藏的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78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达到954公里。拉萨至林芝高等级公路的建成通车,进一步改善了西藏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社会数据概览
2017年西藏年鉴显示,西藏的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进展。教育方面,西藏的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2.3%。医疗卫生方面,西藏的每千人拥有床位数达到4.8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6人,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西藏的文化事业也蓬勃发展。2017年,西藏共有公共图书馆82个,文化馆82个,博物馆5个。藏戏、唐卡、藏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进一步提升了西藏的文化影响力。
行业数据概览
西藏的农牧业是其传统优势产业。2017年,西藏的粮食总产量达到101.5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28.6万吨,奶类总产量达到38.7万吨。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西藏的农牧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
西藏的工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主要包括矿产开发、建材生产和食品加工等。2017年,西藏的工业增加值达到220亿元,同比增长12.5%。西藏的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100多种,其中铜、锂、硼等资源的储量位居全国前列。
年鉴宝总结
2017年西藏年鉴为我们提供了全面了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通过这份年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西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无论是经济结构的优化,还是社会事业的进步,西藏都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活力。对于研究西藏的学者、政策制定者以及普通读者来说,这份年鉴无疑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如果您对西藏的经济社会数据感兴趣,欢迎访问年鉴宝网站,下载2017年西藏年鉴PDF,获取更多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