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复制微信加我,免费和收费的统计年鉴都有

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8

3,109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8》作为一部权威的工业统计数据汇编,全面记录了中国工业在2017年的发展状况。作为年鉴宝网站的核心资源之一,该年鉴为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以下将从多个维度对《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8》进行深入解读。

中国工业总体发展概况

根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8》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8.0万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9%。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依然是工业经济的核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86.5%。此外,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表现突出,分别增长13.4%和11.3%,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年鉴中还详细记录了各地区工业发展情况。例如,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54.3%,依然是工业经济的领头羊;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占比22.1%和17.8%,显示出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重点行业数据分析

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8》对重点行业的数据进行了详细梳理。其中,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能源工业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

  1. 汽车制造业:2017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2901.5万辆,同比增长3.2%。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增长,达到79.4万辆,同比增长53.8%,显示出绿色转型的强劲动力。
  2. 电子信息制造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2%。智能手机、集成电路等高端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中的地位。
  3. 能源工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行业在去产能政策的推动下,产量有所下降,但清洁能源占比显著提升。2017年,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增长2.7%、26.3%和57.1%。

区域工业发展特色

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8》还对各地区的工业发展特色进行了分析。以下是几个典型地区的表现:

  1. 广东省: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大省,2017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2万亿元,同比增长7.2%。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是其主要支柱产业。
  2. 江苏省:江苏省工业增加值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超过40%,显示出较强的创新能力。
  3. 四川省: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代表,2017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8.3%。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食品饮料是其三大主导产业。

工业经济效益与创新能力

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8》还重点关注了工业经济效益和创新能力。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5万亿元,同比增长21.0%。其中,私营企业利润增长最快,达到11.7%,显示出民营经济的活力。

在创新能力方面,2017年中国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3%。高技术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达到2.0%,远高于工业平均水平。此外,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达到110.4万件,同比增长15.7%,显示出中国工业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

工业绿色发展成效

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8》还特别强调了工业绿色发展的成效。2017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8.0%和4.9%。此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0%,显示出资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升。

通过《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8》的详细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工业在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作为年鉴宝网站的核心资源之一,该年鉴为研究中国工业经济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数据支持。

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8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免费和收费的统计年鉴都有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