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复制微信加我,免费和收费的统计年鉴都有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0

4,701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0》是一份全面记录中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文献,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作为年鉴宝网站的核心资源之一,这份年鉴涵盖了环境领域的多个方面,包括污染排放、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角度对年鉴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0》详细记录了全国及各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下降,但部分地区仍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例如,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237.5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1238.1万吨,氨氮排放量为122.6万吨。这些数据反映了工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为制定减排政策提供了依据。

年鉴还特别关注了大气污染问题。201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85.1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852.4万吨。这些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包括燃煤电厂、工业锅炉和机动车尾气。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0》不仅关注污染问题,还详细记录了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情况。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588个,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9%。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资源利用方面,年鉴提供了水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详细数据。2010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2100立方米。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比高达70.5%。这些数据反映了中国资源利用的现状,也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参考。

环境治理与政策效果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0》还记录了环境治理的进展和政策效果。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共完成污染治理项目1.2万个,总投资达到1.5万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了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固体废物处置等多个领域,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

年鉴还特别关注了环保政策的实施效果。例如,通过实施“十一五”规划,全国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了14.29%和12.45%。这些数据表明,环保政策在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区域环境差异与挑战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0》还揭示了区域环境差异和面临的挑战。数据显示,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工业活动密集,污染物排放量较高。例如,江苏省201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25.6亿吨,居全国首位。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污染物排放量较低,但生态脆弱性较高。

年鉴还特别关注了城市环境问题。2010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79.4%,但部分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仍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这些数据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挑战,也为制定城市环境治理政策提供了依据。

年鉴宝总结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0》作为一份权威的环境数据文献,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通过分析年鉴中的数据,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环境状况的现状和挑战,为制定科学的环境政策提供依据。作为年鉴宝网站的核心资源之一,这份年鉴将继续为环境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0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免费和收费的统计年鉴都有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