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21》是由国家统计局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权威环境统计资料,全面记录了2020年中国环境领域的各项数据。作为环境研究、政策制定和公众了解环境状况的重要参考,该年鉴涵盖了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生态保护、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关注环境问题的学者、企业和公众来说,这本年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环境质量状况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21》详细记录了2020年中国环境质量的整体状况。数据显示,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浓度同比下降8.3%,PM10浓度下降11.1%。其中,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的空气质量改善尤为显著。水环境方面,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达到83.4%,较上年上升8.5个百分点。此外,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但部分地区仍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
年鉴还特别关注了城市环境质量。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为87.0%,较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改善尤为显著,PM2.5年均浓度降至38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新低。
污染物排放情况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21》对2020年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了详细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为3.67万吨,同比下降9.1%;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为5.78万吨,同比下降6.2%。工业源仍然是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但通过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技术的进步,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
此外,年鉴还记录了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情况。202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611.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99.6亿吨,同比下降3.5%。固体废物方面,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6.8亿吨,综合利用率为55.9%,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生态保护与修复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21》特别强调了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完成造林面积67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此外,全国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750个,总面积达到14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3%。
年鉴还记录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的进展情况。2020年,全国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超过100万公顷,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特别是在内蒙古、青海等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环境管理与政策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21》还详细记录了2020年中国环境管理与政策的实施情况。数据显示,全国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5.6万件,罚款金额达到152.6亿元。此外,全国共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超过30万张,覆盖了主要污染行业。
年鉴还特别关注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情况。2020年,全国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1.0%,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全国共建成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了电力、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累计交易量超过4亿吨。
年鉴宝:获取权威环境数据的首选平台
对于需要获取《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21》的用户来说,年鉴宝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平台。作为专业的统计年鉴下载网站,年鉴宝提供了全面、便捷的下载服务,用户可以轻松获取最新的环境统计数据。无论是学者、企业还是公众,都可以通过年鉴宝快速找到所需的环境数据,为研究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21》不仅是中国环境状况的权威记录,也是推动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年鉴宝,用户可以轻松获取这些宝贵的数据资源,深入了解中国的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