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年鉴2007

2,712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中国经济年鉴2007》是一部全面记录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文献,涵盖了全国及各省市的经济、社会、行业等多维度数据。作为年鉴宝网站的核心资源之一,这本年鉴为研究中国经济提供了权威的参考依据。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经济年鉴2007》进行解读。

全国经济概况

2007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4.66万亿元,同比增长11.4%。这一增速不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年鉴详细记录了全国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3.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6%,显示出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

此外,年鉴还提供了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市场、对外贸易等方面的数据。200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3.7万亿元,同比增长24.8%,显示出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作用。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9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反映出国内消费市场的活跃。

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年鉴2007》对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以广东省为例,2007年广东省GDP达到3.0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经济发展模式对其他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年鉴数据显示,广东省的工业增加值增长14.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2%,显示出其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区是江苏省。2007年,江苏省GDP达到2.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8%。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年鉴数据显示,江苏省的工业增加值增长15.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3%,显示出其产业升级的显著成效。

社会数据与民生改善

中国经济年鉴2007》不仅关注经济发展,还对社会数据和民生改善进行了详细记录。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86元,同比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同比增长9.5%。这些数据反映出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此外,年鉴还记录了全国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数据。2007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2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显示出就业形势的稳定。在教育方面,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率的进一步提升。在医疗方面,全国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为1.5人,显示出医疗卫生条件的逐步改善。

行业数据与产业升级

中国经济年鉴2007》对各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制造业为例,2007年全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8%,显示出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年鉴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5%,反映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行业是金融业。2007年,全国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6.9%,显示出金融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年鉴数据显示,全国银行业总资产达到5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反映出中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壮大。

年鉴宝总结

中国经济年鉴2007》是一部全面记录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文献,为研究中国经济提供了权威的参考依据。通过年鉴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2007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差异化发展、社会民生的显著改善以及各行业的转型升级。作为年鉴宝网站的核心资源之一,这本年鉴将继续为研究中国经济提供宝贵的资料。

中国经济年鉴2007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