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统计年鉴:搜索或扫码关注公众号,关注后随机给文章点赞,然后发信息【大象】,会自动回复下载地址

扫码关注公众号

中国粮食年鉴2019

3,052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中国粮食年鉴2019》是一部全面记录中国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文献,涵盖了粮食生产、流通、消费、政策等多个方面的数据和分析。作为年鉴宝统计年鉴下载网站的核心资源之一,这部年鉴为研究中国粮食产业提供了权威的数据支持。以下将从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政策支持等方面,深入解析《中国粮食年鉴2019》的核心内容。

粮食生产:稳中有进,结构优化

根据《中国粮食年鉴2019》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58亿吨,连续多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的高水平。其中,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的产量分别达到2.12亿吨1.31亿吨2.57亿吨,占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

从区域分布来看,黑龙江、河南、山东等粮食主产省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黑龙江省作为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2018年粮食产量达到750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1.4%。河南省则以6649万吨的产量紧随其后,山东、安徽、吉林等省份也表现突出。

此外,粮食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种植模式的创新,优质粮食品种的推广面积不断扩大,绿色生产方式逐步普及。《中国粮食年鉴2019》指出,2018年全国优质稻米种植面积占比达到80%以上,绿色食品认证的粮食产品数量显著增加。

粮食流通与消费:市场活跃,需求升级

粮食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环节。《中国粮食年鉴2019》显示,2018年中国粮食流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粮食批发市场、物流体系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为粮食流通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国粮食批发市场交易量达到3.2亿吨,同比增长5.6%

在消费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粮食消费呈现出多样化、高品质化的趋势。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为127公斤,其中大米、面粉等主粮消费量略有下降,而杂粮、豆类等健康食品的消费量显著增加。

此外,粮食加工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粮食年鉴2019》指出,2018年全国粮食加工企业数量达到2.5万家,加工能力超过8亿吨。深加工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如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营养强化食品等,满足了消费者对便捷、健康食品的需求。

粮食政策:保障安全,促进发展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粮食年鉴2019》详细记录了2018年中国政府在粮食领域的政策措施。其中,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储备制度以及农业补贴政策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

2018年,国家继续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确保农民种粮收益。同时,粮食储备规模保持在较高水平,全国粮食库存总量达到3.5亿吨,能够有效应对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

此外,国家还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中国粮食年鉴2019》显示,2018年全国农业科技投入达到1200亿元,同比增长8.5%。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推广以及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粮食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中国粮食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中国粮食年鉴2019》指出,耕地资源紧张、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问题对粮食生产构成了一定压力。此外,粮食流通成本高、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制约了粮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粮食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粮食年鉴2019》强调,未来应继续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粮食产业链的附加值,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粮食年鉴2019》作为一部权威的行业文献,不仅为研究中国粮食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也为政策制定者和行业从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年鉴宝统计年鉴下载网站,用户可以便捷地获取这部年鉴的完整内容,深入了解中国粮食产业的发展动态。

中国粮食年鉴2019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免费和收费的统计年鉴都有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