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复制微信加我,免费和收费的统计年鉴都有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7

2,950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7》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制的一部权威性统计资料,全面记录了2016年度中国民政事业的发展状况。该年鉴涵盖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建设、社会组织、行政区划、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数据,为研究中国民政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领域对年鉴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社会救助: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根据《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7》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各项救助政策稳步推进。全国共有城市低保对象约1480万人,农村低保对象约4580万人,全年共发放低保资金超过1000亿元。此外,特困人员供养标准逐步提高,全国共有特困人员约500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在医疗救助方面,2016年全国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约1.2亿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超过300亿元。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国家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方面的巨大投入和成效。

社会福利:提升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福祉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7》显示,2016年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约2.8万个,养老床位总数达到730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约31张。此外,国家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全国共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约10万个,覆盖了大部分城市社区。

在儿童福利方面,全国共有孤儿约46万人,其中约40万人得到了基本生活保障。国家还加大了对残疾人的扶持力度,2016年全国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超过200亿元,惠及约2000万残疾人。

社会组织: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2016年,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全国共有社会组织约70万个,其中社会团体约3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约36万个,基金会约5000个。这些社会组织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7》还显示,国家加大了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全年共投入社会组织发展资金超过50亿元。此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社会组织登记门槛进一步降低,激发了社会组织的活力。

行政区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2016年,中国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稳步推进,全国共调整行政区划约200次,涉及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划调整约50次。这些调整优化了城乡空间布局,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7》还显示,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7.35%,比上年提高1.25个百分点。此外,国家还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全年共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1万亿元,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婚姻登记与殡葬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2016年,全国共办理结婚登记约1130万对,离婚登记约380万对。国家大力推进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全国婚姻登记信息联网率达到90%以上,提高了婚姻登记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在殡葬服务方面,2016年全国共火化遗体约500万具,火化率达到48.5%。国家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全年共投入殡葬设施建设资金超过50亿元,改善了殡葬服务条件。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7》全面记录了中国民政事业的发展成就,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通过这部年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7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免费和收费的统计年鉴都有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