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统计年鉴:搜索或扫码关注公众号,关注后随机给文章点赞,然后发信息【大象】,会自动回复下载地址

扫码关注公众号

中国气象年鉴2021

5,248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中国气象年鉴2021》是由中国气象局编制的一部权威性气象资料汇编,全面记录了中国202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气候特征、灾害事件以及气象服务成果。作为一部重要的统计年鉴,它不仅为气象科研、防灾减灾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也为各行各业的气候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将围绕《中国气象年鉴2021》的核心内容,深入解读其中的关键数据与信息。

2020年中国气候特征概述

根据《中国气象年鉴2021》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气候总体呈现“暖湿”特征。全国平均气温为10.25℃,较常年偏高0.7℃,成为自1951年以来第八个最暖年份。同时,全国平均降水量为694.8毫米,较常年偏多10.3%,为1961年以来第四多。这种“暖湿”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区域分布上,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气温偏高明显,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显著偏多。例如,2020年夏季,长江流域遭遇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这与《中国气象年鉴2021》中记录的降水量数据高度吻合。这些数据为分析区域气候变化趋势提供了重要参考。

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2020年,中国气象灾害频发,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中国气象年鉴2021》详细记录了各类气象灾害的发生情况。其中,台风、暴雨、干旱和高温是主要的灾害类型。例如,2020年共有7个台风登陆中国,较常年偏多2个,其中“黑格比”和“巴威”对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防灾减灾方面,中国气象局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显著提升了灾害防御能力。《中国气象年鉴2021》显示,2020年全国共发布气象预警信息超过20万条,覆盖人次超过50亿,有效减少了灾害损失。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气象服务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气象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

气象服务不仅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气象年鉴2021》指出,2020年中国气象服务在农业、交通、能源、旅游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农业生产中,气象部门通过精准预报和农业气象服务,帮助农民科学安排农事活动,提高了粮食产量。

在交通领域,气象服务为航空、航海和公路运输提供了重要保障。2020年,全国共发布交通气象预警信息超过10万条,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气象服务还在新能源开发、城市规划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气象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

中国气象年鉴2021》还记录了中国在气象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202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风云四号B星,进一步提升了气象观测能力。同时,中国气象局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与世界气象组织(WMO)等国际机构开展了广泛合作。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气象局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显著提高了预报精度和服务水平。例如,2020年,中国气象局开发的智能网格预报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天气预报,为公众和行业用户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服务。

年鉴宝总结

中国气象年鉴2021》作为一部权威的气象资料汇编,不仅全面记录了中国2020年的气象数据,还为分析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深入解读这部年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气候特征、灾害风险以及气象服务的价值。对于从事气象科研、防灾减灾和气候决策的专业人士来说,《中国气象年鉴2021》无疑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

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详细数据,欢迎访问年鉴宝,下载《中国气象年鉴2021》及其他相关统计年鉴,获取更多权威信息。

中国气象年鉴2021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免费和收费的统计年鉴都有

评论(没有评论)